- 价格透明
- 信息保密
- 进度掌控
- 售后无忧
保健食品虚宣为“”,买房子却要签订装修合同、买的卤菜回家称却短斤少两,明明是销却披上了电子商务的外衣……3月13日晚8点,由市委宣部、市文明办、市网信办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消委会联合主办的2019年重庆“3·15”网络晚会全城,曝光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消费陷阱。
这些消费陷阱你遇到过吗?你知道该如何避免,如何处理吗?
“”的圈套
人们都希望有“包百”的“”。但现实是,那些“”的背后,往往着诈骗陷阱。
2017年9月19日,铜梁区接到举报人电话,称其花两万元购买的“301牌参茸倍力胶囊”以及类似“品”没有效用。
铜梁区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发现,该“品”由广州万木春生物科技生物有限公司销售,其销售的301牌参茸倍力胶囊、熊胆、小球藻等18种产品均为保健食品,没有的功效。公司法定代表人苏绍亚等人,涉案金额达325万元,诈骗范围遍布全国28个省市。
2017年9月28日,铜梁区将苏绍亚等17名涉案人员抓捕归案。
消费示:消费者在购买品和食品过程中,一定要分清楚品和食品(含保健食品)。如果确因身体需要购买保健食品,那必须要认清蓝帽子专用标志。
重拳出击:1月8日,针对市场上保健产品的虚广告和虚宣欺骗消费者等象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了联合整“保健”市场象的百日行动方案。
自“百日行动”开展以来,市市场监管局共检查会销现场387次,涉及消费者7800人次,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4件。通过整,全市市场主体自律意识明显增,消费者维权意识明显提升,保健品违法象得到有效遏制。
“双合同”的糊涂账
对很多市民而言,买房已经成为生活中的“头等大事”。近,张就为此操碎了心。
“我房子是看好了,但是签合同的时候,销售人员给我说要签两份合同,一份是购房合同,一份是装修合同。”张疑惑地说,买一套房,签两份合同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更让张不能接受的是,销售人员说必须先签“装修设计委托协议”,现场交3万元的设计费,不然就买不到这个房子。
大渡口区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映后,立即展开摸排。原来该楼盘所属房地产公司与甲公司签署了《分销代理销售合同》,为了利润大化,甲公司又与乙公司合作,在房屋销售过程中,要求购房客户必须接受乙公司的装修设计服务。
截至之日,已经有数十户购房客户签订了《装修设计委托协议》,金额近200万元。
消费示:“双合同”肯定不合法。其行为不但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也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,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。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,一定要防范经营者利用合同侵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如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,可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。
电子秤的猫腻
2018年4月的一天,忠县某农贸市场,小谭和一家卤菜摊老板吵了起来。
原来,当天上午,小谭在这家卤菜摊买了两斤猪头肉,回家后,小谭的妻子用家里的电子秤称重,发现只有一斤八两。
协商不成,小谭找到忠县市场监管部门寻求帮助。
“小谭的遭遇并不是个例。那段时间,我们接到好几起消费者投诉商户、商贩使用电子秤作弊的问题。”忠县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称。
2018年5月,忠县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县9家集贸市场、1200多台电子计价秤进行突击检查,共发现作弊电子计价秤11台,当场扣押了这11台(作弊)电子计价秤,并对涉嫌利用计量器具作弊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。
消费示:当消费者怀疑电子秤作弊时,先可以看电子秤的铭牌,正规厂家生产的电子秤铭牌应包含厂名、厂址、合格证以及出厂编号;其次可以称一称,如提前秤一秤自己手机的重量,当怀疑商家秤不准时,称一下自己的手机,秤准不准一称便知;再次是按一按,当怀疑商家秤不准时,可以要求商家按一按电子秤上的价格键,如果重量发生变化,那肯定是作弊秤无疑了。
穿上的销
当前,网络销已经成为销的主要形式,具有发展速度快、播范围广、蔽、欺骗大等点,而且种类繁多,经常披着慈善、金融互助、虚拟货、微商、消费返利、电子商务的外衣。江津区“水肤兰”系列产品的销售,就是一个典型案例。
2018年4月,江津区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,称王某利用“水肤兰”系列产品,从事销活动。
发现,该组织通过电子商务模式,搭建金字塔励机制,消费者购买1万元、2万元、4万元、8万元不等的产品,就能成为对应金额的会员,想回本赚钱,那就发展下线。
“我们第一时间通过技术手段定了该组织的网站系统,并固定了电子。”江津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,通过分析,该组织的行销模式属于销行为,依据《止销条例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,对其作出了没收非法财物、没收违法所得、罚款,共计3000余万元的行政处罚。接下来该案将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消费示:不管销组织如何包装,都是换汤不换,变化的只是手段和噱头,只要让你交入门费或是先买产品,同时让你发展下线并以发展人数和业绩多少来计酬,你就要惕,这可能就是销行为。
重拳出击:2018年,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销保持击态势,通过发放防范销宣资料、开设讲座以及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预防销骗局,同时,立案查处销案件35件,涉案人数7万余人。
外卖平台的密
你点过外卖吗?
点外卖担心的是什么?
“网上点餐和实体店不同,消费者看不到店面环境,不能辨别食材是否新鲜,这也带来了食品安全。”市食品品监督稽查总队副总队长张蓝称,近期,我市食品监管部门接到举报,在某些知名外卖平台上,有多家入网餐饮店存在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的况。由此,我市食品监管部门对这些外卖平台的重庆业务公司进行了检查。
“餐饮店要在这些外卖平台开店接单,前提是证照齐全,且通过外卖平台的审核。”张蓝称,检查发现,由于外卖平台监管不严,个别商家上证,巧妙地躲避审核,“我们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对这些企业(以及平台)进行了从重处罚。”
消费示:通过外卖平台点餐时,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?先,应该点击进入店铺,查看食品安全档案中是否证照齐全,以此来保证我们所点外卖的餐饮店合法合规;此外,如果在点外卖时,遇到食品安全问题,消费者一定要注意提供商家具体名称、地址、交易信息,以及对问题食品的留存,并及时拨“12331”投诉举报热线。
“美丽”的陷阱
江津双福的19岁小沈,怎么也想不到,一次免费的皮肤检查,竟然让她花掉了上千元。
“当时和同学逛街,有个人拉住我们,让我们去她的美容店免费体验。”小沈与她的同学被带到了一个房间,店员分别给她们做起了皮肤检查。
“店员说我的皮肤不好,喊我做一次300元的面部清洁。做完了以后,她又说我的皮肤修复能力比较差,喊我再做一个1200元的软膏。”小沈说。
不是免费护肤吗?怎么感觉自己走进了商家事先设计好的圈套呢?从美容店出来后,小沈越想越不对劲。
“美容机构商家针对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等年轻群体,抓住了年轻人爱美、面子薄等心理,以免费体验为噱头吸引进店,在消费者体验的过程中,诱导消费。”江津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向祥虎称。
对此,市美容美发协会副会长王依群表示,协会将做好经营单位备案,积推进创建诚信经营示范单位,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监管,对破坏行业形象的行为进行曝光,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消费示:美容机构的诱导消费,往往会夸大消费者皮肤存在的问题,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,识别出商家的这些伎俩,如果你的权利受到了侵害,请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。
重庆日报记者 曾立 吴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