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价格透明
- 信息保密
- 进度掌控
- 售后无忧
结证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一种承载。从古至今,“姻证书”经历了哪些变迁?9月7日到9月9日,第七届重庆(国际)文化产业博览会将举行。昨日,记者从文博会组委会了解到,第七届文博会主多元体验——恋文化、艺术家居、文创展览齐亮相。而据了解,沙坪坝区民政局在全市率先造俗文化长廊,集中展现结证的变迁过程。
今日起,本报陆续推出文博会之文话、文玩、文绘、文智等栏目,以飨读者。
37年的结证
官方颁证
早出现在清代
书的出现,早从商周时期的《周礼》就提出。有史记载的、由官方颁发的结证,早出现在清代,已有100多年历史。
在沙区俗文化长廊的结证橱窗中,有各个时期的结证。“1949年以前,中国民间的嫁习俗一般沿袭旧制,联姻的关键不是男女当事人同意,而是遵从父母之、媒妁之言,因此,那时书上介绍人、主人、订人、结人以及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,都要写出来,各种名称排了长长一串。”沙坪坝区民政局姻登记处主任胡婷说。
亲历者说:“我们是1948年结,到现在足足70年了。”家住沙坪坝区金沙港湾小区的罗奶奶说,那时候在农村没有办结证一说,她和老伴儿经媒人介绍,结前就见过一次面,后来在村里摆上20桌办招待,算是正式结了。两人一路风风雨雨,携手相伴,不离不弃。“那时候结也不像现在这样送红包,亲朋好友都是送物资,家里有小菜的送小菜,有挂面的送挂面。”罗奶奶说。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
结申请,需领导签字
950年5月1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姻法》正式实施,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部法律,废除了包办姻、男尊女卑的封建姻制度。从此以后,姻法开始影响中国人的姻。
记者在展示的结证橱窗看到,从1952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结证上都印有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的图案,而在1952年至1959年的结证上,还有和平鸽的图案。稻穗、棉花也是当时结证上的主角。
“结申请,领证需要单位证明和领导签字。礼的突出征是简朴,一切要体现出‘新’,革掉很多老习俗。”胡婷介绍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没有,两床被子合一块儿就算是一家人;上世纪60至70年代,男女都爱穿装,脸上洋溢着幸福。
亲历者说:“我们在上世纪60年代办的结证。”住在重庆市第三福利院的陈婆婆说,当时和丈夫同在厂里上班,时两人去单位开了介绍信,然后就去街道办事处登记。“没有拍照,没有鲜花,工作人员就问我们双方是否自愿,然后就颁证,过程很简单。然后我们回来就给亲戚朋友厂里同事发喜糖喜酒,就算是结了。”
1984年的结证
改革开放后:
证变得简单,仪式更隆重
改革开放后,各类口号、姻当事人之外的其他人等从证上消失,结证本身变得简单。上世纪80年代初的结证,巴掌大小,仅需当事人的姓名、别、年龄,无需其他信息。
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,开始用自行车接新娘,还要洞房等,嫁妆也开始了变化,从三大件的嫁妆:手表、自行车、缝纫机,又多了电视、冰箱、洗衣机,还有一套时髦的家具。”胡婷介绍,改革开放之初,礼很朴素,那时在家办酒席的居多,礼前就要早早准备好所需物品、酒水等、礼当天在院里架起炉灶,请来亲戚朋友帮忙,一场礼往往要吃几餐。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,礼更加丰富多。纱影楼、庆公司遍布大街小巷,纱照、花车、礼服、酒宴逐渐成为礼必不可少的元素。礼也越来多元化,三轮车礼、户外礼、古礼。步入二十一世纪,礼仪式越来越隆重,礼越来越多。草坪礼、烛光礼、纯西式礼、集体礼、海底礼、空中礼,个化宴已拉动礼消费的主力。
亲历者说:家住渝中区大坪的金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与妻子结,他回忆,结登记前晚,激动得一未睡,为了让自己在登记结当天帅气些,狠心花了3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套中山装。“那时候登记过程不复杂,不需要照相。结证也很简单,就是对折的一张纸,像状一样,可惜后来不知怎么弄丢了。”
重庆晚报记者 周小平 实习生 陈珊/文 席记者 冉文/图